布局币赛香港携手新公两大落定名终渣打道,稳定易其巨头司三
最近金融圈里有个大动作值得关注。渣打银行香港分行联手Web3巨头安拟集团和香港电讯,终于在8月初把酝酿已久的合资公司正式定名为Anchorpoint Financial Limited(锚点金融有限公司)。这可不是普通的企业更名,背后折射出的是香港正在加速布局的稳定币战略。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注意到这家公司的筹备过程堪称一波三折。从工商注册信息来看,这家公司就像个"爱换名字的孩子":1月24日注册时叫"世纪领军",5月份改叫"拱桥金融",直到7月底才最终敲定"锚点金融"这个颇具深意的名字。说实话,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我觉得"锚点"这个名字选得相当巧妙,既形象地体现了稳定币锚定法币的特性,又传递出企业想要在稳定币市场"锚定"领导地位的雄心。
更让人玩味的是,虽然三家巨头早在今年2月就高调宣布要成立合资公司,但直到8月8日才正式亮相。现在回头看,这半年来他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工作。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刚刚颁布,Anchorpoint就迫不及待地向金管局表达了牌照申请意向,这效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细节。目前在香港金管局沙盒里的几位"考生"中,京东和圆币科技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官网上展示他们的港元稳定币方案了,而Anchorpoint的官网至今尚未上线。这让我想起考试时总有人喜欢提前交卷,有人则愿意多检查几遍。不知道这种"慢半拍"是谨慎还是另有打算?
渣打香港的掌舵人禤惠仪在发布会上的一番话让我感触良多。她说希望通过稳定币创新为香港带来更安全高效的交易方式。说实话,在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的今天,由传统金融机构背书的稳定币确实能让人更放心。而安拟集团总裁欧阳杞浚的观点也很有见地,他认为稳定币正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潜力巨大。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移动支付刚起步时的情景,谁能想到如今已经如此普及?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我对香港这次在稳定币领域的布局充满期待。传统银行、科技公司和电信巨头的组合堪称"梦幻阵容",这样的跨界合作或许真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不过,稳定币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还得看后续监管政策如何落地,以及市场接受度如何。但无论如何,这绝对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重要动向。
(责任编辑:拓展)
-
最近BitVM在比特币社区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作为一个深耕区块链领域的老兵,我想分享一些个人见解。说实话,看到这个项目的命名我就觉得有点困惑 - 它真的算不上是虚拟机(VM),叫它"BitProver"可能更贴切。技术本质的深入解析BitVM本质上是个研究性项目,采用的是两方交互证明的模式。想象一下,就像两个人在下象棋,比特币L1就是他们的棋盘 - 只负责记录落子位置,并不判断谁输谁赢。这和以太坊或... ...[详细]
-
朋友们,你们见过加密货币市场的"速度与激情"吗?Neo生态系统的GAS代币就在最新24小时里给我们上演了这样一出好戏。说实话,当我今早打开行情软件看到那根笔直向上的K线时,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32%的暴涨!这可不是什么小币种在作妖,而是智能经济领域的重量级选手在发威。数字背后的狂欢现在的GAS稳稳站在4.14美元的位置,市值冲破4100万美元大关。更惊人的是交易量数据——276%的暴增!这让我... ...[详细]
-
昨天深夜刷到CZ卸任的新闻时,我正在泡一杯锡兰红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连串消息提示音打破了深夜的寂静——43亿美金天价罚单、创始人离场、新加坡籍新CEO上任...这一系列消息像是一记重锤,为加密行业这两年跌宕起伏的剧情画上了休止符。风暴过后的币安还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冬天吗?比特币冲上6.9万美元的历史高点,整个行业都在狂欢。谁曾想接下来的剧情如此戏剧化:Luna一夜归零、3AC神话破灭、F... ...[详细]
-
还记得20年前的互联网吗?那时的网络世界充满无限可能,开源和去中心化是主旋律,技术人员是这场变革的主角。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社交媒体和云计算等新兴科技的崛起,巨头们逐渐垄断了这片乐土。现在,同样的剧本可能在Web3领域重演。说实话,目前大多数人对Web3的认知还停留在加密货币和NFT这些浮夸的概念上。记得去年我有个朋友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在NFT上赚了大钱,结果三个月后他就再也不提这事了。普通人对这种... ...[详细]
-
上周的市场简直就像坐过山车,周一开盘就让人心惊胆战。标普500指数下挫,加密货币更是一片哀嚎。当时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市场如此风声鹤唳?答案其实很简单——所有人都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吊足了胃口。要知道,交易者最痛恨的就是这种"靴子不落地"的煎熬。意外转折:从鹰派到鸽派谁也没想到,周五的鲍威尔竟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反转大戏。这位一向以鹰派立场著称的美联储主席,... ...[详细]
-
在加密货币世界的阴暗角落里,一个臭名昭著的"吸血鬼"正在上演最后的告别。Inferno Drainer这个让无数投资者闻风丧胆的网络钓鱼工具,在疯狂吸金8000万美元(约合5.6亿人民币)后,突然宣布金盆洗手。"吸血鬼"的谢幕演出11月26日,这个犯罪团伙在Telegram上发布了一封颇具讽刺意味的"告别信"。字里行间,他们竟然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服务型"企业:"是时候说再见了,感谢一路相伴的朋友... ...[详细]
-
说实话,在这个数字货币交易所遍地开花的年代,安全才是真正的护城河。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证过太多交易所的兴衰沉浮。而Bitdu,这个近来表现异常亮眼的平台,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安全问题:数字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记得2011年MtGox那次惊天大盗吗?85万个比特币不翼而飞,整个市场一片哀嚎。这些年我看过的黑客攻击事件简直可以编成一部《交易所的100种死法》。CertiK最新... ...[详细]
-
想象一下,在数字世界里拥有一个真正独立的生态系统,它像现实世界一样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转,没有人能随心所欲地按下"关机键"——这就是自主世界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技术演进的人,我不得不说,这种设想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自主世界的三大支柱在我这些年接触过的区块链项目中,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莫过于自主世界这个概念。它就像搭建了一个数字版的平行宇宙:首先是区块链状态根,相当于这个世界的DNA,定义了... ...[详细]
-
各位币圈老铁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皮皮陳陳。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 那个原本只是网络段子的狗狗币,现在居然在币圈站稳了脚跟,而且看起来还挺稳当的。说起狗狗币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记得上个月我还跟朋友打赌说这玩意撑不过三个月,结果人家硬是用25%的涨幅打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更夸张的是,在主流币种里它居然成了最靓的崽,11%的涨幅把比特币、以太坊这些"正规军"都甩在了身后。马斯... ...[详细]
-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元宇宙这个概念就像是一个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图案都不太一样。记得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还是在和朋友讨论《头号玩家》这部电影时。谁能想到两年后,扎克伯格就把Facebook整个公司改名为Meta,让元宇宙成了科技圈的"顶流"话题。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不只是游戏说实话,很多人对元宇宙的第一印象就是游戏和虚拟社交。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发现元宇宙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产业格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