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链开得更解密简单区块何让服务发变赛道
最近我在研究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行业现象 - Rollup-as-a-Service(RaaS)。这个赛道就像是为区块链开发者准备的"快速开发套餐",让应用团队可以专注于业务创新,而不用在底层技术上耗费太多精力。说实话,这种商业模式在传统B2B领域司空见惯,但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能发展起来,确实让我感到意外。
RaaS到底在卖什么?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Web3创业公司的CTO。你最关心的肯定是产品功能和用户增长,而不是花几个月时间研究各种Rollup技术栈的优劣。这就是RaaS提供商的价值所在 - 他们就像是区块链世界的"技术顾问+基础设施管家"。
我最近和几家RaaS创始团队深入交流过,发现他们的服务套餐大致包含这几个核心模块:
1. 技术选型咨询服务
这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服务。不同的Rollup框架(比如OP Stack和Arbitrum Orbit)各有特点,选择不当可能会让团队在后期踩很多坑。RaaS团队因为长期和各种框架打交道,能帮创业团队快速回答关键问题:
- 不同数据可用性(DA)层的取舍- 哪些定制化真正能提升产品体验- 深度定制带来的复杂度增加是否值得
这种经验指导往往能为团队节省数月开发时间。我见过一个案例,一个DeFi项目因为选错了框架,上线后又不得不重构,白白浪费了3个月时间。
2. 排序器托管服务
运行排序器就像在走钢丝 - 一旦出问题整个Rollup都会停摆。RaaS提供商会部署多重备份系统,确保故障时能快速切换。更贴心的是,有些还会帮客户垫付以太坊上的DA成本,相当于提供了一笔"流动性贷款"。
3. 全套基础设施
从RPC节点(想想Optimism空投时那些崩溃的节点)、安全密钥管理,到数据分析看板,RaaS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最近Conduit就推出了一个很酷的功能 - 当链上出现异常交易时,能自动给团队发报警通知。
他们怎么赚钱?
目前RaaS主要有两条盈利路径:
排序器费用:有点像AWS的EC2收费模式。有的按交易量抽成,有的收固定月费。有趣的是,这个市场还很早期,定价权在谁手里还不确定。我的观察是,头部项目可能更有议价能力,就像支付行业里大商户总能拿到更低费率。
增值服务:通过捆绑销售RPC、索引等基础设施服务。由于已经掌握了客户关系,RaaS提供商比传统基建公司更容易推广这些增值产品。Caldera最近就推出了"集成伙伴计划",颇有点AWS应用商店的味道。
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的玩家主要采取三种策略:
深度绑定特定框架:比如Conduit专注Optimism生态。好处是能获得框架方的资源支持,缺点是可能错过其他生态的机会。
多框架支持:像Slush同时支持多个主流框架。这种"瑞士军刀"式的策略能服务更多客户,但研发投入会成倍增加。
垂直整合:少数玩家选择自己开发框架+RaaS服务。虽然协同效应强,但对团队能力要求极高。
未来展望
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RaaS和框架方的关系会越来越微妙。现在还是蜜月期,但未来很可能会争夺排序器市场的控制权。
其次,跨链MEV可能重塑行业格局。如果这块蛋糕足够大,RaaS提供商很可能会推出自己的共享排序器产品,而不是依赖第三方。
最后,随着行业成熟,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创新商业模式出现。比如基于排序器数据的增值服务,或者类似云计算的市场place模式。
在我看来,RaaS赛道正处于爆发前夜。它代表着区块链基础设施向专业化、服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领域充满变数,但也蕴藏着巨大机会,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专栏)
-
就在今年第二季度,加密圈的老牌选手dYdX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要在Cosmos生态里打造自己的专属区块链。这个被称为V4版本的升级,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要彻底抛弃那个饱受诟病的中心化撮合引擎。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禁要问:为什么dYdX要放弃现有的成熟架构,选择从头开始建链?这背后藏着怎样的一盘大棋?dYdX的独特魅力说实话,在众多DeFi项目中,dYdX一直是个特别的... ...[详细]
-
还记得2023年初比特币世界的那场"文艺复兴"吗?Ordinals协议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家,让每枚价值连城的"聪"都承载起了独特的数字印记。这个突破性的创新不仅给比特币穿上了NFT的外衣,更打开了比特币作为"数字画布"的全新可能。作为一位见证了这场变革的老玩家,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社区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从BRC-20到百家争鸣当Domo公司在Ordinals协议基础上推出BRC-20标准时,谁能想... ...[详细]
-
最近在整理钱包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持有0-100枚比特币的"小鲸鱼"们正在悄悄增加,占比已经突破40%大关。这让我想起去年底大户们疯狂抛售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数据变化,都让我想起菜市场里大妈们抢购打折菜的画面——有人急着抛,有人忙着捡。大资金出走背后的市场密码说来也怪,自从七月份比特币跌破3万美金心理关口后,那些持币超过100枚的"巨鲸"们就像被海浪冲走的贝壳,一个接一个... ...[详细]
-
在数字货币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是否注意到一个尴尬的现实?当我们用比特币买咖啡时,全世界都能看到我们的钱包余额;用以太坊转账时,交易细节就像在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直播。这感觉就像在繁华的金融街上裸奔,太可怕了!隐私危机:区块链时代的尴尬处境记得我第一次用DeFi平台时的感受,当我发现自己的每一笔交易都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时,那种被"扒光"的感觉至今难忘。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Reddit上那个著名的帖... ...[详细]
-
从通讯巨头到区块链新贵:TON如何借力Telegram打造Web3新范式
Telegram刚过完它的十岁生日,创始人Pavel Durov在公开信中透露了一个有趣的消息:这个加密通讯软件不再满足于只做个"传话筒",而是要引领社交媒体革命。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我更在意的是它背后那个鲜为人知的TON区块链项目。一场意外的重生TON的故事堪称区块链界的"凤凰涅槃"。2017年Telegram雄心勃勃推出Telegram Open Network,却在S...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被誉为游戏开发"瑞士军刀"的虚幻引擎,最近在区块链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技术融合带来全新可能还记得我第一次使用虚幻引擎开发Demo时的惊艳体验,那种流畅的渲染效果和丰富的功能让我记忆犹新。现在,这个由Epic Games打造的王牌引擎,终于在9月19日正式将LUKSO的主网和标准纳入其区块链插件工具箱。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 ...[详细]
-
网易数字文化中心凭什么打动《财富》评委?这波文化数字化操作太秀了
说实话,当我看到《财富》最新发布的中国最佳设计榜单时,内心还是有点小激动的。这份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榜单,今年从海量项目中精挑细选了50个最能打的作品,而网易数字文化中心赫然在列。要知道,《财富》这帮评委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儿。他们评选的标准相当严苛——不是看你设计多花哨,而是要看项目是否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备可持续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这么说吧,就像在沙滩上淘金,得从几百个项目中找出那些... ...[详细]
-
最近ZkSync生态火得不行,空投预期让不少老韭菜都坐不住了。作为一个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发现很多人还在用传统思维玩交互,成本高得离谱。今天我就把自己压箱底的零成本撸毛技巧分享给大家。第一招:NFT白嫖大法别小看那些免费NFT,它们可是提升钱包活跃度的神器。建议去Cryptomaze这个平台,每个钱包能领5个NFT,每隔段时间还能刷新。我有个朋友靠这招刷了20多个地址,最后空投到手软。第... ...[详细]
-
深夜的加密市场再次上演了令人振奋的剧情。比特币这个市场老大哥不负众望,在凌晨时分一举突破26,000美元的关键心理价位,这个数字就像是一面旗帜,让整个加密世界都为之一振。我个人觉得这可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市场情绪正在发生明显转变的信号。市场全面回暖比特币的这波拉升可不是独舞,它带动了整个加密市场的狂欢派对。以太坊这位二哥也紧跟着大哥的步伐,直逼1,650美元的关口。看着CoinMarketCa... ...[详细]
-
又是新的一周开始,加密市场最近的表现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很多山寨币简直像是脱缰的野马,完全不再看比特币的脸色行事。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和大家聊聊比特币当前的走势。周线图告诉我们的故事记得8月14日那周吗?比特币无情地跌破了长期上涨趋势线,之后就像个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走了三周。这三周的市场情绪特别微妙,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连续收出三根十字星线。说实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