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背些小心思咪咕中国这次着哪的玩真移动后藏首款
10月初看到咪咕公众号发布"首款NFT来了"的消息时,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都2023年年底了,现在才来凑热闹?但仔细看完新闻稿后,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作为中国移动在数字内容领域的"亲儿子",咪咕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音乐到视频,从阅读到游戏,几乎包揽了中国移动所有的数字内容业务。这样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突然高调宣布发行NFT,确实值得玩味。 有意思的是,咪咕之前其实已经发行过数字藏品,这次却特意强调是"首款NFT"。我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新闻稿才明白,这次他们玩的是"数字权益凭证"的概念。简单说就是,不再是以前那种只能看的数字图片,而是实打实带着权益的NFT。 具体什么权益呢?咪咕视频会员、体育会员,还有《熊猫咖啡屋》游戏的专属礼包。说实话,看到这些权益的第一眼我就笑了——这不就是把Web2.0那套会员体系硬塞进NFT里吗? 但转念一想,这种"土味"打法说不定还真能吸引到国内用户。毕竟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什么去中心化、元宇宙的概念太遥远,能免费看几场球赛、追几部剧反而更有吸引力。 更让我在意的是,咪咕这次选择在OpenSea上发行NFT。要知道国内已经有不少成熟的联盟链平台,而OpenSea作为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市场,主打的就是自由交易。这个选择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咪咕想要的可不仅是发行数字藏品。 虽然国内对NFT二级市场的监管态度暧昧,但选择海外平台就能巧妙避开这块灰色地带。看着吧,接下来肯定会有人在这个平台上买卖咪咕的NFT,而咪咕完全可以说"我们只是发行方,管不了用户怎么处置"。 不过有个现实问题:国内用户买了NFT后怎么兑换会员?咪咕之前申请过一个实名钱包监管的专利,但我觉得这套技术恐怕只在国内的联盟链上管用。在OpenSea这种公链平台上,难道要让用户提交钱包地址给客服人工核验? 从商业角度看,咪咕这波操作确实大胆。在熊市环境下,用传统互联网的权益来吸引用户进场,就像在咖啡里加辣椒——虽然奇怪,但说不定真有人买单。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国家队下场,玩法就是不一样
会员+礼包,这波操作很"接地气"
为什么选择OpenSea?这步棋走得妙
会员兑换难题:技术能解决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2000万美金加持!这家公司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亲临婚礼现场
- 全球虚拟资产监管版图:加密世界与监管的相爱相杀
- OP Stack生态全景:超级链梦想照进现实的探索之路
-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美国经济数据将如何改写加密货币走向
- 揭秘百倍币的财富密码:三个不为人知的选币技巧
- 币安重返比利时市场:监管风波后的曲折回归路
- 比特币饥饿游戏上演:交易所库存降至5年新低背后
- 加密寒冬来袭:项目接连趴窝,行业正经历大洗牌?
- 香港Web3盛会Big Demo Day VII:点燃创新火种,见证行业蜕变
- 市场观察: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短线操作机会
- 韩国加密监管新纪元:变革中的市场规则
- 加密货币市场或将重现2019年辉煌?资深分析师大胆预测
- 以太坊协议层功能设计:Vitalik的深度思考与平衡艺术
- 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Web3监管风云录: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革命
- 熊市当道,比特币真的还能赚到钱吗?
- 从宠物看护到加密世界:平台经济的流动性战争
- 9.25交易观察:1400点盈利到手,后市或延续空头走势
- 法律人的AI写作指南:玩转微软Copilot的实战心得
- SeeDAO:一场关于数字文明的社会实验
- 搜索
-